跨境電商物流發展迅猛,從2016年到現在短短3年的時間,涌現出數以千計的主營跨境電商物流的企業,但其內部的流程和管控并沒有隨著規模完善。

跨境賣家&物流商互吐槽,來看看他們都說了啥-樂豐貨運|樂豐國際貨運|樂豐電商物流

對于大部分賣家特別是新手賣家,在物流供應鏈的選擇上,仍然保持著很大的隨意性。

 

一、大批賣家痛遭貨代“坑”

【賣家A】:“為了備戰今年的旺季,我算好時間,提前準備了一批貨,在原定要進倉的日子,遲遲沒動靜,物流商一直說找海外要POD,但是一直沒有,知道最后一刻才被告知說,貨不見了,被海關罰沒了,追查最后才發現,產品品名被改了,導致查驗、申報不符,價值10多萬的貨,被海關罰沒了,我天天要防著同行來搞我的店鋪,沒想到最后還要被物流給坑了一把”

【賣家B】:“一開始談的時候沒有想太多,覺得價格什么還可以,等提走貨之后又告訴我,我這種貨品需要加價多少錢一公斤,不加?不加你就自己過去把貨物再搬回來,當然也有的直接點,告訴我重量有誤差,比原本稱的重了一公斤,你能怎么辦?只能認”

【賣家C】:“貨物重量不對,不是怪我稱錯就是怪我操作錯,貨物不能按時送達,永遠都是海關嚴查;貨物丟失,永遠只賠償申報價值的幾分之一….你不能接受又怎樣?人家壓根不在乎,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態,賣家那么多,坑了這波還有下波!”

有數據顯示,跨境物流成本大致占總成本的20%到30%左右,可見,跨境物流作為跨境電商的一大痛點,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跨境電商的總體成交和成交服務質量,也會直接影響平臺賬號的運營成果,更有甚者遭遇封店風險。而在這中間,選擇一個靠譜又合適的物流商,也成了許多賣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實,在跨境電商行業,不止賣家苦于尋找適合的物流,物流商也面臨好物流找不到好賣家,無法保證穩定業務的問題……

 

二、優質服務商苦嘆“需求少”

很多物流商由傳統貨代轉型,在資源獲取上還停留在比較傳統的階段,大部分都是依靠創始人的人際人脈起步,然后靠老客戶的口碑去發展,但這樣很快就會遇到瓶頸,人際的影響力只能停留在一個較小的圈子,互聯網時代,如果不通過其它渠道去獲取賣家需求,很難擴展客戶資源。

 

【物流服務商A】:“與其說貨代的水深,倒不如說這個行業本身就是參差不齊的。市場本身的監管不到位,整個國際物流行業存在很多局限性,行業底層生態的無序惡性競爭確實衍生許多野路子,比如價格低到違背關稅常識的包稅服務,成本價或者虧錢搶客戶回來再尋找其他途徑賺錢,通過詆毀競爭對手來抬高自己,賣家上當多次,自然就覺得中小企業物流商不靠譜,看哪家都一個樣,無形中也是讓我們在為那些無良貨代‘背鍋’。“

【物流服務商B】:“也不是沒實力,而是根本就沒有機會可以給客戶展示自己的物流渠道,現在很多公司銷售方式無非就是玩群廣告,其實這里有一個誤區可能自己不覺得這幾年隨著各種物流渠道漫天飛,群里面也到處充斥這垃圾信息就是比價格,很多人雖然加了群但是最后都把群給屏蔽掉了所發的信息還是沒人看到沒效果。”

可見,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雖然給跨境電商物流帶來巨大的機遇和豐厚的回報,同時也讓跨境物流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盡管當前市面上,各種跨境物流解決方案比比皆是,但資源和信息的獲取不對稱、風控管理和服務品質參差不齊、專業人才缺乏等系列問題,依舊還是一個行業難題。